« 有惊无险,blog reloaded! | 首页 | Movable Type 3.2即将登场 »

分类: 极风潮

2005年06月30日

《狗眼看巴黎》之香榭丽舍

  Google EarthDigitalGlobe(数字地球)的图像信息库和Keyhole的卫星地理信息技术发布了,虽然正碰上前两天blog的数据库出现意外没有记上一笔,但是仍然兴致勃勃地下载安装试玩了一把,前年曾经试用过Keyhole,但是似乎效果不是很理想,除了耗费系统资源外,图像载入速度及质量也大不如现在,毕竟是两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的主机才800MHz的主频,尽管是台Dual CPU,况且那时的Keyhole也不比现在的Google这样拉风。
  Google Earth对美国本土(Local)的地理信息收集是相当全面细致的,那是当然的了,自家门前好办事,很多地貌经DirectX三维引擎的即时贴图渲染后栩栩如生,比如软件预定义的景点频道里的圣海伦斯火山(Mount St.Helens)大峡谷(Grand Canyan)尼亚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再比如世贸中心遗址911后关闭了两年的自由女神像就是不给你看的白宫......

 香榭丽舍大道

  巴黎闻名遐迩的香榭丽舍大道始建于1670年,西起戴高乐广场(Place Charles de Gaulle)的凯旋门(Arc de Triumphe),东至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地势西高东低,全长1800米,最宽处约120米,以圆点广场(Round-point des Champs-Elysées)为界分成两部分: 东段700米以自然风光为主,两侧是平坦的英式草坪,恬静安宁;西段1100米为高级商业区,雍容华贵。其法文Avenue des Champs-Elysées中的Champs,原意为“田园”,而Elysées则来自希腊神话,象征“神话中的仙境”(终于知道雪铁龙爱丽舍的含义),因此Champs-Elysées的直译即为“仙境田园”。

  经过三百多年演变的香榭丽舍大道被法国人毫不谦虚地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散步大道”。

  香榭丽舍大道的演变史同巴黎的市政发展史紧密相联。据史书记载,1667年,皇家园艺师勒诺特为拓展土伊勒里花园的视野,把这个皇家花园的东西中轴线向西延伸至圆点广场,此为大道雏形。当时,道路两侧还是荒野和沼泽。1828年香榭丽舍成为市府的资产后,市府为它铺设人行道,安装路灯和喷泉,使之成为法国花园史上第一条林荫大道。

  第二帝国时期,拿破仑三世耗时18年(1851—1869)轰轰烈烈地扩建巴黎,他委任塞纳省省长奥斯曼主持扩建工程。为在阻塞的城市重新安排交通,奥斯曼把交叉路口的广场改为交通枢纽,为此扩建了许多街头广场,如星形广场、巴士底广场等。连接各大广场路口的是笔直宽敞的梧桐树大道,两旁是豪华的五六层建筑;远景中,每条大道都通往一处纪念性建筑物。这种格局使城市气势恢宏,车流通畅,当时即引得世界许多大都市纷纷效仿。用今天的眼光看,它仍不失为实用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结合的典范。

  正是这次扩建工程,使香榭丽舍大道真正成为“法兰西第一大道”。奥斯曼将星形广场原有的5条大道拓宽,又增建7条,使广场成为12条呈辐射状大道的中心。香榭丽舍大道则从圆点广场延长至星形广场,成为12条大道中的一条。巴黎扩建后,香榭丽舍迎来了发展史上的春天。企业家纷纷在那里盖房,开设了富有法国特色的时装店、高档化妆品店,银行、高档轿车行、高级夜总会等也纷纷进驻。在19世纪法国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美好年代”,香榭丽舍西段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重要的商业大道,同时保留了法国式的优雅情调。

  一条城市大道得到人们的普遍赞美,不仅因为它是一个完美的市政工程,还因它有历史文化积淀,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联。香榭丽舍两端,协和广场上的方尖碑,星形广场上的凯旋门,有多少关于征服与被征服,光荣与屈辱的故事!香榭丽舍一侧,大宫和小宫留下了万国博览会时期法国曾经有过的荣华富贵。与香榭丽舍一街之隔的爱丽舍宫,记载着权力的兴衰交替。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香榭丽舍。1814年,反法联盟军进入巴黎,普鲁士和英国士兵宿营在这里;1885年,大文豪雨果的出殡队伍走过这里;1944年,解放巴黎的军队在这里接受民众的欢呼;1970年,还是在这条大道上,法国人为戴高乐将军默哀……

  经过300多年的演变,香榭丽舍大道成为法国最具景观效应和人文内涵的大道,法国人毫不谦虚地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散步大道”。

  希拉克向欢庆的人群宣布:“香榭丽舍,世人潜意识中的奇妙地方,已恢复了它的声誉。”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香榭丽舍的容貌受到毁损。不少城市规划设计者痛心地指出,香榭丽舍也难免大都市街道的通病,最大的问题是行人与车辆关系位置颠倒,人行侧道一半以上停放着各种车辆,加之交通拥塞,行人行走受阻。其次是街景出现混乱,从电话亭到报亭,从告示牌到广告栏,各种艺术形式杂陈。就连建筑物本身,也贴满留言和各种色彩艳丽的广告。三是存在着向嘈杂的商业街演变的危险。快餐店油腻的包装纸和商场的霓虹灯,渐渐遮去了它高贵典雅的形象。

  法国民间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传统。著名皮件制造公司“路易·威登”1914年进驻这条大道后,发起成立了“捍卫香榭丽舍委员会”,后几经易名,1980年改为“香榭丽舍委员会”,其宗旨是“捍卫世界上最美丽的散步大道的声誉”。委员会成员由香榭丽舍两侧商家和居民代表共约400人组成,全是志愿者。委员会靠会员缴纳的会费维持运转,故能对私人或利益集团保持独立,提出一些出于公益目的的建议。该委员会自1985年起对香榭丽舍受毁损情况作跟踪研究,于1989年提出“拯救香榭丽舍计划”。

  在它的推动下,巴黎市政府于1992年2月启动整修工程,工程主旨在于恢复散步大道原貌,为行人腾出活动空间。内容主要有:一、取消路边停车侧道,兴建一个拥有850个车位的地下五层停车场,把腾出的4公顷路面拓为人行道;二、重铺人行道路面,用浅灰色间有小蓝点的花岗石铺设,给人以宁静沉稳的感觉;三、拓宽人行道后,再种两排梧桐木,大道两侧就有了4排树木,出现绿树掩映的散步大道景观;四、给大道重置“家当”,包括重新安装路灯、长椅、公共汽车候车亭、海报柱、报亭等。工艺美术设计师们将奇巧构思与传统风格结合,融现代风格与古典情调于一体。新“家当”基调为灰黑色,配件则用发亮的深色铸铁,保持着典雅庄重的风格,忠实于香榭丽舍的传统形象。

  经过两年多的整修,香榭丽舍工程于1994年9月竣工。整个工程耗资2.4亿法郎(约合3700万欧元),这还不包括大道两侧商家自己出资整修门面所耗3000万法郎(约合460万欧元)。在竣工典礼上,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登上凯旋门,点亮大道两侧树上的灯带。翡翠色的灯光彩带透过树木枝丫一波一波地变幻着,蔚为奇观。希拉克向欢庆的人群宣布:“香榭丽舍,世人潜意识中的奇妙地方,已恢复了它的声誉。”

  香榭丽舍整修竣工迄今,八九年过去了。其间,我不知多少回走过并体会这条大道,每次都感到它带给行人的舒适惬意,于是,那首咏唱香榭丽舍的歌在我的心中回荡:

  哦,香榭丽舍/哦,香榭丽舍/阳光下,细雨中,在正午,在子夜/这里有你热望的一切/……

via sina

  虽然我没有机会去巴黎亲临浪漫的香榭丽舍,不过通过老婆的叙述以及一大堆各种pose的照片,加上Google Earth的卫星图,也算神游一番了......

另: 也许是香榭丽舍太著名了,Google Earth开启了道路显示后竟然没有Avenue des Champs-Elysées的指示,还是我花了眼?

Posted by POPOEVER at 2005年06月30日 23:26 | back to top
Featured

Trackback Pings

本篇日志的回溯引用地址:

http://plod.popoever.com/acp630/mt-tb.cgi/634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说老实话,做开心人,欢迎您留露箴言
即便如此,也请遵纪守法,勿放厥辞
汝国如汝母,辱国如辱母,吾辈当自强
您的观点仅代表个人,与本站无关,望请自尊

Thanks for signing in, . Now you can comment. (sign out)

(If you haven't left a comment here before, you may need to be approved by the site owner before your comment will appear. Until then, it won't appear on the entry. Thanks for waiting.)


Remember me?